以科技创新引领沙漠腹地中的农业发展
| 招商动态 |2017-05-26
【欢迎您关注--农业环境科学!】
农环格格有话说:
5月26日周五(农历五月初一),大家早安!!
奈曼旗,有着古老的历史...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漠腹地。
这里的沙漠干旱气候铸就了当地人的坚强和执着…如果说奈曼旗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我觉得离不开的还有奈曼旗人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自然条件艰苦的农作地区
奈曼旗总人口44.1万,其中农业人口37.6万占奈曼旗总人口的85%以上,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粮大县。旗里共有390万亩耕地,其中己建水浇地260万亩,旱作雨养农业130万亩,在130万亩的旱作雨养农业中无水源耕地占100万亩,无水源....全部靠天吃饭....
奈曼旗有着广袤土地,但自然条件艰苦,而在这样的干旱农作区,他们如何在沙漠腹地种植水稻?如何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完成中草药种植?如何依靠科技完成当地甘薯脱毒技术… 有着丰富的麦饭石资源,又如何利用呢?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下
进行中草药种植
据当地老人讲,奈曼旗中药材的种植最早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种植板蓝根、油莎豆(中药香附)大黄等,到九十年代开始种植麻黄、宁梁甘草、桔梗、板蓝根、黄芪、牛蒡等,2000年后种植冬花、菟丝子等,都是农户自发种植,种植面积是零星、少量,并没有规模。
2015年开始,奈曼旗为了改变玉米独大的现状,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开始规模化种植蒙中药材,同时也在拓宽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奈曼旗和河北省安国市建立了友好旗县,与中国中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内蒙科学院,通疗蒙医药大学等单位合作,合作单位提供技术支撑。2016年奈曼旗聘请10名具有实际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飞播、免耕直播等现代种植方法的技术指导。
研究科学种植技术,总结种植经验,以改变沙地土质,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奈曼旗建立了沙日浩来镇蒙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和先锋核心示范区种植基地。在广袤的科尔沁沙地上实施半野生抚育种植蒙中药材...
奈曼旗计划建设30万亩生态经济草原!再现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风光....
科技成果转化--甘薯脱毒培养与秧苗繁育技术
赵茂林:奈曼旗副旗长
挂职奈曼旗人民政府副旗长的赵茂林博士负责此项技术的研发工作,目的就是通过院地合作把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进行转化与示范推广,引领农牧民实现精准脱贫。
奈曼旗,经历多年脱毒红薯秧苗必须从河北等外省购买,数量和质量都无法稳定保障,“脱毒红薯秧苗”是当地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瓶颈问题。
“甘薯脱毒培养与秧苗繁育基地建设”院地合作项目的实施,使奈曼旗拥有了自己的“脱毒红薯秧苗”,发挥出当地红薯品种优势,通过科技创新,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奈曼旗建起了通辽市内的首个生物技术基地“奈曼旗青龙山种薯科研繁育中心”,为科技创新驱动农牧业经济发展,科技扶贫脱贫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甘薯脱毒培养与秧苗繁育技术”成果的成功转化,促成招商引资的快速成功,并且解决了一些当地农牧民的就业问题。
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建设“甘薯全粉自动化生产线”、“甘薯粉条自动化生产线”和“甘薯粉条手工加工作坊与民俗旅游体验园”,从而保证大规模种植甘薯的回收加工,保障农牧民种植收入,实现贫困户精准脱贫。
负责研发工作的赵茂林博士说:“现在的发展情况,已育成的脱病毒红薯苗,进入2016年度大田生产的近1000株秧苗,叶色光鲜,长势明显优于普通苗,去年9月底收获8个嘎查村的脱病毒原原种薯,其中6个村的结薯产量都高达每亩2500公斤以上,比非脱毒普通苗每亩1500公斤增产67%;其余脱毒苗在实验室不断以每三到四周扩增4倍的速度扩繁,到目前可满足2万多亩的大田生产用苗。让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给农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甜头,我心里特别高兴。”
沙地水稻产业化
滕飞:沙米合作联社 理事长
滕飞,怀揣梦想和美好信念,带领农户在沙地中进行着水稻的规模化种植,他说:“奈曼旗沙地,周围没有污染源的天然有机土地。加之地下活水无污染灌溉,与内蒙古的优质空气,形成了自己的天然优势....我们很珍惜...!!”
沙地种植水稻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成形,并推广当地农民房前屋后小量种植用于改善大家的膳食结构,但由于成本高、效率低,在当时并没有推广成功。
沙米合作联社重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是第一个将此技术产业化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完成了沙地种植水稻的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种植效率,并由此获得了发明专利四项。
同时为了保护这块来之不易的沙地绿洲,滕飞作为创始人,建造了红山草猪场。将稻米秸秆和米糠作为饲料,猪粪经过分解处理成为有机肥料,用于沙地水稻田,有效的构建了种养结合-农业生态循环。
目前沙米合作联社已经完成5000亩沙地水稻的种植,并带动当地农户种植1000亩用于精准扶贫。沙米基地在2016年成为全国农民科技示范基地,并获得了沙米的有机认证…
丰富的麦饭石资源,如何利用?
王迪:奈曼旗副旗长
王迪博士由农业部派遣至奈曼旗挂职担任副旗长,主要负责农牧业科技开发工作,她提出利用奈曼旗优良的麦饭石资源,进行土壤改良,打造奈曼旗健康、生态农产品生产区....
《本草纲目》里有详细记载,麦饭石隐藏在奈曼南部的努鲁尔虎山系之中…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硅酸盐矿物,学名:石英二长岩,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或药用岩石,被称为健康石,养生石,在我国很多区域分布。
国内外有很多研究麦饭石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但是针对中华麦饭石在农业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很少,科学支撑力欠缺,因此依托中国农科院的技术专家,奈曼旗将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试验示范,组建研究团队,为打造以中华麦饭石为基础的健康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产品。
奈曼旗--继续绿色农业
科技创新路
奈曼旗经过多年的科技创新发展,建水浇地,种植出优良的农作物,是公认的玉米与水稻黄金带。
不过,虽生产了很多优质农产品,但因为当地没有注重打造农产品品牌,所以优质农产品并没有优价....
同时受资金、技术、发展速度等因素影响,奈曼旗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农产品加工业急需从初加工向深加工阶段转型....
可以看出,未来的奈曼旗在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中,还需要有进一步地产业化发展....
记录真实案例,传递科学力量…
通过科技创新发展,记录我们农业发展中的点滴变化……
——农环记录第一站:奈曼旗
农环订阅微平台出品!
- END -
农业环境科学--重点推荐
【专访.王学军】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问题亟需强化
【专访.骆世明】--我们国家的农业生态转型该如何落地?
【专访 .陈阜】中国农业的转型发展--构建生态高效的耕作制度
农业环境科学精选文章
陈锡文:科技和体制创新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本质
评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呈现新特征
【科学技术】粪水转化和土壤修复
农业环境科学
用科学的力量 保护农业环境
研究 观点 专访 资讯 专栏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